第二届研究生导师素养提升高峰论坛
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导师科研、教学和管理等综合素养,推动我国研究生高质量人才培养,加强研究生导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切实推进新时代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亚博yabovip2024进入主办的“第二届研究生导师素养提升高峰论坛”定于2022年12月3日在云端召开。本次论坛免会务费,欢迎全国专家学者线上实名参会。
(2022年12月3日8:00-17:30)
腾讯会议ID:522-696-750 密码:1203
会议直播:https://meeting.tencent.com/l/Jd67bnreB86G
序号 | 专家姓名 | 标题 | 时间 | 主持人 |
上午(8:00-11:55) | ||||
1 | 马国顺副书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校领导开幕式致辞 | 8:00-8:10 | 朱惠平副研究员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2 | 沈 骑教授 同济大学 | 新时代语言治理研究导学团队建设 | 8:10-8:35 | 董金娣副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3 | 李战子教授 国防科技大学 | 新文科建设与新媒体素养 | 8:35-9:00 | |
4 | 徐锦芬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 研究生导师素养提升 | 9:00-9:25 | 郑 琳副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5 | 常 辉教授 | 优秀研究生导师的必备素养 | 9:25-9:50 | |
6 | 陈金诗教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研究生导师素养之德与道 | 9:50-10:15 | 赵小华博士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7 | 司富珍教授 北京语言大学 | 东西“师说”——研究生导师 应该具备的几个核心素养 | 10:15-10:40 | |
8 | 谢世坚教授 广西师范大学 | 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 ——兼谈研究生导师素养 | 10:40-11:05 | 潘荔霞老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9 | 李 雪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外语类研究生导学思政团队建设 特色举措 | 11:05-11:30 | |
10 | 苗兴伟教授 | 研究生培养与指导的那些事儿 | 11:30-11:55 | |
下午(14:00-17:30) | ||||
11 | 卞建华教授 青岛大学 | 外语学科导师科研能力提升路径——兼谈人文社科项目申报 | 14:00-14:25 | 李燕云老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12 | 熊 涛教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EMI教师能动性研究:语言选择、身份认同、文化协商 | 14:25-14:50 | |
13 | 王雪梅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 |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外语学科 研究生导师课程力发展 | 14:50-15:15 | 张 琦老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14 | 车文明教授 山西师范大学 | 立德立言善导 ——研究生导师素养漫谈 | 15:15-15:40 | |
15 | 曲英梅教授 东北师范大学 | 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视角下 师生共同体建设探索 | 15:40-16:05 | 孙玉超老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16 | 李正栓教授 河北师范大学 | 导师实战引领 ——彭斯诗群体译者行为研究 | 16:05-16:30 | |
17 | 杨炳钧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 文献梳理与科研创新——以期刊论文发表与科研项目申请为例 | 16:30-16:55 | 杨 洁博士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18 | 李爱群教授 武汉体育学院 | 学术规范与论文的研究设计 | 16:55-17:20 | |
19 | 毛浩然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论坛总结发言 | 17:20-17:30 |
首届区域国别学研究高端论坛
为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传播战略,加强区域国别学研究的探索与交流,探讨国别与区域研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之道,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亚博yabovip2024进入主办的“首届区域国别学研究高端论坛”定于2022年12月4日在云端召开。本次论坛免会务费,欢迎全国专家学者和硕博研究生线上实名参会。
论坛日程安排
(2022年12月4日8:00-17:30)
腾讯会议ID:705-681-888 密码:1204
会议直播:https://meeting.tencent.com/l/wIduejutVKCY
序号 | 专家姓名 | 标题 | 时间 | 主持人 |
上午(8:00-12:00) | ||||
1 | 史兴松教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区域国别教育中外语能力与跨文化 交际能力的培养 | 8:00-8:40 | 孙 淼博士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2 | 马应心教授 德州学院 | 应用型高校外语学科视域下的 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探索 | 8:40-9:20 | |
3 | 郭英剑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 | 国际传播与外语学科的未来发展 | 9:20-10:00 | 孙承荣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4 | 毛思慧教授 汕头大学 | 作为跨学科的区域国别研究: 澳门学的特征、内涵与价值 | 10:00-10:40 | |
5 | 姬丹丹副处长 山东省外事办公室 | 区域国别研究与对外交往实践 | 10:40-11:20 | 臧嫦艳副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6 | 陶 坚教授 国际关系学院 | 推进区域国别研究的几点思考 | 11:20-12:00 | |
下午(14:00-18:00) | ||||
7 | 施 旭教授 杭州师范大学 | 文化话语视角下的中美俄 国家安全观研究 | 14:00-14:40 | 王新福老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8 | 吴 鹏教授 江苏大学 | 中国外交发言人应答话语中 基于实用型论证的典型论证模式研究 | 14:40-15:20 | |
9 | 李长栓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 | 以翻译实践报告展示实践能力 | 15:20-16:00 | 朱荫成老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10 | 鞠玉梅教授 齐鲁工业大学 | “人类命运共同体”认同建构的 修辞学路径探索 | 16:00-16:40 | |
11 | 徐中意教授 绍兴文理学院 | 美国外交话语修辞策略研究: 以情态为例 | 16:40-17:15 | 王书亭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12 | 孙大满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区域国别研究 | 17:15-17:50 | |
13 | 毛浩然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论坛总结发言 | 17:50-18:00 |
第二届研究生导师素养提升高峰论坛专家简介
(按发言顺序排列)

沈骑,同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亚博yabovip2024进入副院长,同济大学语言规划与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曙光学者”。担任Educational Linguistics(De Gruyter)执行主编,Language Policy、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及《当代外语研究》《语言战略研究》等SSCI、CSSCI期刊编委,主编SSCI期刊中国专刊2期。主要从事语言安全与语言规划研究、语言政策与规划、社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在Language Polic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ism and Bilingual Education、《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语言文字应用》等SSCI,A&HCI及CSSCI检索的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在科睿唯安WOS“社会科学”领域发表ESI高被引论文及热点论文1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学术文摘》及《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转载。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语委重点项目等项目10余项。
2.李战子教授
李战子,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内外语言学学术期刊审稿人以及《外语研究》等期刊编委会委员。曾担任语篇分析研究会副会长。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多项。在CSSCI和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80余篇,著有代表作《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以及国家社科基金著作《跨文化自传和英语教学》,主编教材《外交外事礼仪》,参编《语言学教程》《语言学高级教程》和《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等国家级规划教材。
3.徐锦芬教授

徐锦芬,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委员会常务理事、写作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多家SSCI及CSSCI外语类核心期刊编委及外审专家。研究方向为外语教育、二语习得、教师发展。主持3项国家社科重点和一般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多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30多部。曾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多次获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获“湖北省优秀教师”“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我最喜爱的魅力导师”“华中卓越学者”等荣誉称号。在2009年学科高被引作者中,位列全国外语学科第4位;分别于 2017和2020年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
4.常辉教授
常辉,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亚博yabovip2024进入院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言认知与智能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形式语言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英语教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Studies联合执行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当代外语研究》、《教育语言学研究》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编委。教育部首批国家虚拟教研室、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一流专业、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负责人,多部教材主编。主要从事语言习得与加工研究、外语教学与测试研究以及失语症语言研究。在国内外SSCI和CSSCI语言学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3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等。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
5.陈金诗教授

陈金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教务部部长(兼任招生办公室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级人才工程通讯评审专家,广东省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法律语言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外语院校大学外语协作会副会长,曾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党组成员。研究方向为法律语言学、英语教育、语篇分析。主持或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教研课题5项,出版与发表成果40余部/篇。曾获广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特等奖、一等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导师、优秀科研业绩奖,来兵团服务锻炼优秀博士等。
6.司富珍教授

司富珍,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语言学系主任,北京语言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语言大学乔姆斯基研究所所长。句法制图国际研究协会会长,中国形式语言学指导委员会副会长,维也纳大学客座教授。曾作为中组部第六批援疆干部赴新疆伊犁师范学院工作,任外语系主任。主要兴趣为理论语言学(近年来主攻句法制图理论)、乔姆斯基学术思想研究、语言与人脑科学(生物语言学方向)、科学哲学。在国内外出版专著、译著、编著8部,发表期刊学术论文近70篇,曾先后应邀在哈佛大学、维也纳大学、日内瓦大学、巴西圣卡塔利娜州联邦大学、巴西坎皮纳斯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做学术报告。
7.谢世坚教授

谢世坚,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导师,亚博yabovip2024进入院长,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西高校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广西翻译协会副会长。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省级教改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0余项。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共13部,发表论文70余篇。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优秀教材二等奖各1项。
8.李雪教授

李雪,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亚博yabovip2024进入院长,黑龙江省教学名师。兼任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理工类院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区域科学学会副会长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外语教学团队负责人,黑龙江省研究生导学思政团队负责人,黑龙江省研究生课程思政课程负责人。主持国家级、省级研究项目近20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3部译著,1部英文学术专著。荣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优秀翻译成果奖二等奖1项。
9.苗兴伟教授

苗兴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兼任中国逻辑学会文体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副理事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生态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英语教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语篇分析、文体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篇章语用学研究”和“英汉语篇信息组织的句法过程”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英汉语篇模式对比研究”。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6部,教材2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次,教学成果奖1次。
10.卞建华教授

卞建华,青岛大学教授,青岛大学党委委员,外语学院院长。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负责人、MTI教育中心主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专业负责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青岛市拔尖人才。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通讯评审及成果鉴定专家,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委员,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专家委员会翻译人才评价与高校教学促进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学科发展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山东省本科通用外国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人文社科组委员等。研究方向为中西译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新文科背景下的跨学科人才培养研究。主持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等18项,出版专著、译著等13部,发表论文、译文50余篇,获省市校级荣誉20余项。
11.熊涛教授

熊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教授。广东省“高层次海外留学回国人才”。曾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副院长、英语教育系主任、校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机构话语研究中心”负责人。研究领域包括话语语言学、二语课程、教材和教师发展、语言教育政策。发表学术专著2本、论文40余篇,多篇被SSCI、A&HCI、CSSCI等索引期刊收录。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2项、政府决策咨询报告多篇。
12.王雪梅教授

王雪梅,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研究方向为外语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语委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社科项目1项,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1项。已出版专著2部,主编或参编著作、词典8部,教材12册;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外国语》《中国外语》《外语界》《外语教学》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140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次,上海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奖二等奖1次,上海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特等奖1次。
13.车文明教授

车文明,山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曾任戏剧与影视学院院长和戏曲文物研究所所长,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副会长,现任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华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山西梆子戏”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戏曲文物、戏曲史、古代文学、民间宗教等。出版专著《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中国神庙剧场》《中国古戏台调查研究》《中国古代剧场史》等6部,主编参编《中国戏曲文物志》《戏曲碑刻》等7部,发表论文70余篇。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重大项目1项,先后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等。
14. 曲英梅教授

曲英梅,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亚博yabovip2024进入副院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功能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外语协会常务理事,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匹兹堡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语言学、话语分析、汉英对比与翻译。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学术著作1部,译著1部。主持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吉林省人文社科项目。主持吉林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项目1项,吉林省研究生重点教材项目1项,吉林省翻译专业示范教学案例建设项目1项。
15.李正栓教授
李正栓,河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办第三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学术委员会委员,省教学名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委员会会长,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传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东北亚语言学文学和教学国际论坛副主席,中国翻译协会常务理事,《东北亚外语论坛》主编,《学术视界》编委会主任,河北省高等学校教指委主任委员,河北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河北省莎士比亚学会会长,河北省翻译学会会长。2次获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0余次获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6次获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社科等项目多项,主持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建设课程、国家一流课程等。出版专著6部、文学译著近20部、英美文学教材10余部。在A&HCI、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翻译彭斯诗歌600余首。
16.杨炳钧教授

杨炳钧,上海交通大学文科首批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担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汉语篇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功能句法、语法隐喻、话语分析。独立署名或合作发表SSCI与A&HCI期刊研究论文12篇,CSSCI论文37篇。出版专著、译著、编著18部,其中4部著作由国际知名出版社出版,包括Non-finiteness: A Process-Relation Perspectiv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2),Language Policy (Routledge, 2017; with Rui Wang) , Absolute Clauses in English from the Systemic Functional Perspective (Springer, 2015; with Qingshun He)。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人事部、教育部项目3项。
17.李爱群教授
李爱群,《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副社长,中华体育精神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名栏优秀责任编辑,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研究方向为体育传播与体育文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
首届区域国别学研究高端论坛专家简介
(按发言顺序排列)
1.史兴松教授
史兴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商务英语专业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市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委员。2019年获评北京市教学名师。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各1项。在Modern Language Journal, Journal of Pragmatics, 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外国语》《外语界》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3部。2016《中西文化差异(英)》获批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2.马应心教授
马应心,德州学院教授,历任德州学院国际处处长、亚博yabovip2024进入院长、教务处处长,现任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德州学院东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山东理工大学及山东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和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山东省侨联委员。校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德州市文化英才。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国别学(东盟)、跨文化交际与翻译、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近3年6份智库报告获得省、市领导肯定性批示和职能部门采纳,主持3项教育部课题,省社科规划和省人文社科及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课题4项,主编或参编教材6部,发表论文数篇。获山东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德州市社科优秀成果一、二等奖。
3.郭英剑教授

郭英剑,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亚博yabovip2024进入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从2001到2020年,历任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中央民族大学亚博yabovip2024进入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亚博yabovip2024进入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模范教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中外阅读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世界族裔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文学翻译、英语教育与高等教育研究。
4.毛思慧教授
毛思慧,汕头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汕头大学文学院院长,英语语言中心主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美比较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澳门理工大学荣誉教授、汕头外语翻译协会荣誉会长等。先后担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文学文化研究教授、英语语言与文化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英文学院院长,国际译联(FIT)理事,中国翻译协会理事,香港大学比较文学荣誉教授,澳门理工学院理工-贝尔英语中心教授/中心主任, 国际跨文化传播研究学会执行长,澳门翻译员联合会理事长,澳门国际文化教育交流协会会长。主要学术出版物包括《当代英国电影中男性主体的切割与重建》《新视角: 当代文学文化研究》《解析当代英国:文学与文化研究》、《当代文化研究新论丛》《文学、文化与后现代蜕变:从莎士比亚到007的八个案例研究》、Critical Arts, Media Discourses and Cultural Globalisation: A Chinese Perspective等。近年完成澳门文化科研项目《当代世界电影中的澳门形象研究》。
5.姬丹丹副处长
姬丹丹,山东省外办欧亚处副处长。2009年至2014年担任山东省外事翻译中心俄语翻译;2014年至2019年历任省外办欧洲非洲处翻译、主任科员;2019年至2021年任省外办亚洲处一级主任科员;2021年9月至今任省外办欧亚处副处长。2015年至今作为主要翻译先后7次陪同省领导访问相关俄语区国家;在接待来访和出访中已累计70余次为省领导正式会见、会谈担任翻译;推动山东省与欧亚国家建立3对省级友城关系,促成10余对城市结好。撰写了《山东省涉中俄合作专业人才培养建议》《鲁俄地方合作喜结硕果——山东省参加“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成效显著》《关于在新形势下推动上合示范区建设发展的调研报告》《山东与俄罗斯在北极开发领域合作潜力分析》等调研文章。
6.陶坚教授
陶坚,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关系学院校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事地区经济、世界经济、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研究工作。《国际安全研究》编委会主任。近年来,主编《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中国崛起与全球治理》《全球经济治理与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等著作。
7.施旭教授
施旭,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著有国内外论文100余篇,国际专著和编著6部。在交际学领域创立“文化话语研究”和“当代中国话语研究”范式,提出人类交际的文化主义理论,主张探究文化话语体系间的异同关系和权力关系。实证分析涉及人权、贸易、城建、国防、科技等领域。创立并主编国际期刊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Discourses,任十多个国际期刊编委,获教育部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省哲社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8.吴鹏教授
吴鹏,江苏大学教授,硕导,江苏大学亚博yabovip2024进入副院长兼英语系系主任,江苏大学话语、论辩与全球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江苏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负责人。2019年入选江苏省社科优青人才,2020年入选江苏大学名师。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部省级科研项目8项,在CSSCI、SSCI索引和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7篇,在人民出版社和John Benjamins出版专著3部,担任多个SSCI和A&HCI双索引国际期刊编委。
9.李长栓教授
李长栓,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翻学院副院长。联合国兼职译审、活跃的口译员,有数百万字的文件翻译经验和上千次会议的口译经验。主要著作有:《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理解、表达、变通》《非文学翻译》(《理解与表达:汉英翻译案例讲评》《理解与表达:英汉口译案例讲评》《联合国文件翻译教程》《汉英翻译译注评》《联合国文件翻译译注评》《北外高翻笔译课》《法律术语翻译二十讲》《如何撰写翻译实践报告》等。在《中国翻译》《上海翻译》《东方翻译》等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
10.鞠玉梅教授
鞠玉梅,齐鲁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亚博yabovip2024进入院长。兼任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汉语篇分析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学会常务理事等。获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修辞学、跨文化修辞学、媒介话语研究等。主持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项以及省级项目4项,出版学术著作6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7项。
11.徐中意教授
徐中意,绍兴文理学院亚博yabovip2024进入教授。浙江省本科院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国家一级学会“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理事。英汉话语与语言教学研究中心主任,英语学科教学硕士点负责人。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被国际权威SSCI和A&HCI收录的期刊论文9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5篇;出版英文专著1部、主编教材 5部;主持完成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十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指导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的项目和竞赛获奖10余项。
12.孙大满教授
孙大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亚博yabovip2024进入副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俄语专业带头人,国家社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俄语专家委员会成员。先后在《俄罗斯文艺》《当代外国文学》《鲁迅研究月刊》《戏剧文学》《甘肃社会科学》等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项,山东省研究生教改项目3项,山东省研究生海外联合培养基地1项,山东省与“一带一路”俄语区国家交流合作研究中心1项。主编出版校级规划教材2部,撰写出版著作3部,指导研究生论文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得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青岛高校教学名师、青岛西海岸新区拔尖人才,青岛西海岸新区高校最美教职工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