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激发青年学者的学术前沿兴趣,加强青年学者的跨学科交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亚博yabovip2024进入于2022年11月27日下午在云端顺利召开“外国语言文学优秀青年博士圆桌论坛”。本次论坛特邀青岛大学王曼教授、华侨大学郝瑜鑫副教授、曲阜师范大学王涛副教授、江苏科技大学高彬副教授、天津商业大学赵芃副教授、闽江学院董瑞兰副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高玉霞博士等7位专家学者作主旨发言。论坛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宋姝娴博士、徐文彬博士、曹砚黛博士和阎美萍博士主持。来自全国各高校的近500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与会专家学者云端合影
王曼教授作主旨发言
青岛大学外语学院王曼教授以“语言的交叉学科研究:汉语口语词汇产出的心理加工机制”为题,以词图干扰范式为基础,详细阐释了汉语普通话口语词汇产出的心理加工机制。首先,王曼教授指出正字法相关的干扰字可以促进言语的产出,再分别通过不同的加工进程影响言语产出的早晚期进程。其次,她运用彩色图片命名进而产出名词词组和区组循环命名范式,对比分析了语音相关不相关和ERPs的结果差异,分析汉语普通话口语词汇产出中的语音加工单位。最后,通过研究词图干扰范式中的语法性别和冠词一致性效应,王曼教授对汉语普通话中口语词汇产出的量词加工进行了探析。
郝瑜鑫副教授作主旨发言
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郝瑜鑫副教授以“认知神经技术:在外语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为题,在总结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为参会师生讲解了以ERP为代表的认知神经技术及其与外语教学结合的研究。首先,郝瑜鑫副教授展示了N400、Lan、P600、N170等与语言处理有关的主要脑电成分。其次,他分析了基于ERPs的外语教学的三个研究热点:教学促使外语学习者大脑神经发生变化的ERPs证据;不同教学因素对外语学习产生影响的ERPs证据;外语教学中学习者大脑机制出现个体差异的ERPs证据。最后,郝瑜鑫副教授指出了目前外语教学中ERPs研究中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王涛副教授作主旨发言
曲阜师范大学王涛副教授以“新文科背景下青年教师语言学研究的供给侧变革”为题,以“在新时代,一介书生何以立命”为问题导向,简单阐述了新文科的内涵,他指出,原有的学科分工理念已不再适用于新形势,国家的发展迫切需要新文科建设。同时,他结合二十大报告中的关键词,鼓励学者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变革固有思维、适应新要求。语言学方向的研究应以语言学为圆心向外延伸,积极吸收其他学科的思想,交叉学科立项的优势不容忽视。他呼吁学者以语言学学科为基础,做离心式变革。王涛副教授认为,创新是灵魂,国家需求是导向,科研人员要增强团队合作,齐心协力为国所需服务。
高彬副教授作主旨发言
江苏科技大学高彬副教授以“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的学术研究路径思考”为题,从“何为国家发展战略”“为何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如何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三个层面作了精彩汇报。高彬副教授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强大精神力量,鼓励青年学者把融入国家战略目标作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坚持研以致用的原则,紧紧把握问题意识,从而实现跟进时代步伐。同时,他结合个人学术成长过程,分享了关于科研项目选题和论文选题方面的经验,以《求是》期刊英文版的发行为例,再次强调国家发展重要性,号召科研人员紧跟国家发展战略。高彬副教授认为,以国家发展为导向开展研究是每位学人应有的家国情怀和学术担当。
赵芃副教授作主旨发言
天津商业大学赵芃副教授以“学术研究:问题意识、选题意义、态度、方法”为题作了主旨报告,她结合个人学术经验,从四个方面展开分享:第一,要具备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应多思考研究动机,保持敏感性,选择的研究问题需具备层次性与创新性;第二,要明确学术研究的选题,做到选题小而精,实现理论与实际高度结合;第三,要端正从事学术研究的态度,持之以恒地沿着一个方向深耕,对做学术怀有敬畏感,掌握良好的阅读习惯,注重积累、懂得沉淀;第四,要掌握学术研究的方法,尝试摸索借鉴前人的优秀成果,进行针对性参考,同时注重参考文献质量、注意关注投稿期刊的特点、重视跨学科思维。
董瑞兰副教授作主旨发言
闽江学院董瑞兰副教授以“青年有梦,未来可期——青年项目申报”为题,结合自身青年课题申报的经验,从三个方面展开分享:一是细致梳理了青年项目的申请条件;二是青年项目申请应有学术储备,她指出,青年项目大多数源于硕博期间的积淀,硕博阶段构建好问题意识链和学术成果链尤为重要;三是从九大方面探讨如何寻找有趣、有意义、有创意的选题以及如何寻找可借鉴、可临摹、可操作的论证。最后,董瑞兰副教授就如何进行青年项目学术呈现的问题,从研究选题、文献综述、思路方法、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四个方面给予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和阐述。
高玉霞博士作主旨发言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双聘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在读博士高玉霞以“系列论文选题规划与落实:以国家翻译实践史研究为例”为题,从自身写作及发刊经历出发,向参会师生详细介绍了以系列论文发表为主旨的个人科研经验。她以国家翻译实践史研究为例,分享了自己的学术路径。她指出,系列文章的选题需要立足一个研究方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纵向深化,横向拓展。此外,高玉霞博士系统讲述了动态规划、逐步推进和跨学科创新、不同理论视角透视研究对象等11条关于学术写作以及投稿发刊的个人心得,为广大师生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孙大满教授进行大会总结发言
最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亚博yabovip2024进入副院长孙大满教授作大会总结发言。孙大满教授首先表达了对七位年轻学者信息量满满的讲座报告表达了感谢,高度赞赏了他们所展现出来的学术本领,并对主旨发言进行了逐一点评。她指出,希望广大师生能向七位优秀青年学者学习,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提升个人的专注力与执行力,学会深度思考从而进行务实性创新,做到“做真学问,真做学问”,在各个领域方向找准系列研究问题,产出更多高水平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