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外语类一流课程申报与建设论坛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文科背景下外语类一流课程申报与建设,提高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亚博yabovip2024进入主办的第二届外语类一流课程申报与建设论坛定于2022年11月19日上午在云端召开。本次论坛免会务费,欢迎全国专家学者和硕博研究生线上实名参会。
论坛日程安排
(2022年11月19日 8:00-12:15)
腾讯会议ID:909-274-626 密码:1119
序号 | 专家姓名 | 标题 | 时间 | 主持人 |
1 | 王铭玉教授 天津外国语大学 | 新工科建设对新文科的影响 | 8:00-8:35 | 毛浩然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2 | 叶高翔教授 浙江大学 | 加强学科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8:35-9:10 | |
3 | 刘克东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英语专业文学课程设置和学术训练 | 9:10-9:45 | 范靓副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4 | 刘正光教授 湖南大学 | 课程思政、思辨能力、语言能力三位一体培养贯穿外语教材编写的实现原则与路径 | 9:45-10:20 | |
5 | 苏慰凰副教授 华侨大学 | 一堂课、一门课、课程群—— 大学英语一流课程构建与申报 | 10:20-10:55 | 尹衍桐副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6 | 陈春华教授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 工程大学 | 英语类专业视听说课程建设理念 | 10:55-11:30 | |
7 | 李霄翔教授 东南大学 | 新时代英语教材研发的理念与策略 | 11:30-12:05 | 王新博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8 | 毛浩然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 会议总结 | 12:05-12:15 |
第二届外语类一流专业建设与评估论坛
为进一步推动外语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亚博yabovip2024进入主办的第二届外语类一流专业建设与评估论坛定于2022年11月19日下午在云端召开。本次论坛免会务费,欢迎全国专家学者和硕博研究生线上实名参会。
论坛日程安排
(2022年11月19日 14:00-17:40)
腾讯会议ID:299-327-345 密码:1119
序号 | 专家姓名 | 标题 | 时间 | 主持人 |
1 | 王金铨教授 扬州大学 |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外语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14:00-14:30 | 孙大满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2 | 杨连瑞教授 中国海洋大学 | 外语学科与专业建设中的关键要素协同和优化 | 14:30-15:00 | |
3 | 刘白玉教授 烟台理工学院 | 经济学视野下的外语类一流本科专业 建设与评估 | 15:00-15:30 | 扈彩霞副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4 | 张 威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国家一流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 | 15:30-16:00 | |
5 | 王 欣教授 四川大学 | 外语类拔尖创新人才建设 | 16:00-16:30 |
徐小雁副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6 | 刘玉梅教授 四川外国语大学 | 以新文科为指引的外语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 16:30-17:00 | |
7 | 毛浩然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 会议总结 | 17:00-17:10 |
数智人文、语言服务与全球治理求索论坛
为了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指示,推动语言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更好发挥语言服务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推进语言服务二级学科博士点建设,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亚博yabovip2024进入主办的“数智人文、语言服务与全球治理求索论坛”定于2022年11月20日上午在云端召开。本次论坛免会务费,欢迎全国专家学者和硕博研究生线上实名参会。
论坛日程安排
(2022年11月20日 8:00-12:00)
腾讯会议ID:227-553-621 密码:1120
序号 | 专家姓名 | 标题 | 时间 | 主持人 |
1 | 胡开宝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 | 智能化应急语言服务与研究平台的 建设与应用 | 8:00-8:45 | 邵艳平副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2 | 黄立鹤副教授 同济大学 | 全球老龄化与老年人语言服务问题 | 8:45-9:30 | |
3 | 袁周敏教授 南京邮电大学 | 政务语言能力及其形成 | 9:30-10:15 | 战海副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4 | 崔启亮副教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技术应用现状 与人才培养 | 10:15-11:00 | |
5 | 徐 珺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 | 数智人文、语言服务、人才培养 与学科建设 | 11:00-11:45 | 赵婷廷副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6 | 毛浩然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 会议总结 | 11:45-12:00 |
应急语言服务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求索论坛
为了高质量落实国家应急语言服务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推进语言服务二级学科博士点建设,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亚博yabovip2024进入主办的“应急语言服务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求索论坛”定于2022年11月20日下午在云端召开。本次论坛免会务费,欢迎全国专家学者和硕博研究生线上实名参会。
论坛日程安排
(2022年11月20日 14:00-17:40)
腾讯会议ID:825-223-326 密码:1120
序号 | 专家姓名 | 标题 | 时间 | 主持人 |
1 | 冯德正副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 | 数字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 | 14:00-14:30 | 韩淑芹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2 | 孙吉胜教授 外交学院 | 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 14:30-15:00 | |
3 | 罗良功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 外语专业国际传播能力培养: 课程设计与实施 | 15:00-15:30 | 韩辉副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4 | 李建刚教授 山东大学 | 外语学科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大作用——基于翻译+写作基础上的课程体系建设 | 15:30-16:00 | |
5 | 刘红艳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老年认知障碍人群语言服务研究 | 16:00-16:30 | 郭月琴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6 | 陈小慰教授 福州大学 | 城市“语言景观”译写与国际传播意识 | 16:30-17:00 | |
7 | 金 山教授 海南大学 | 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语言需求与服务对策 | 17:00-17:30 | 赵春霞副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8 | 毛浩然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 会议总结 | 17:30-17:40 |
第二届外语类一流课程申报与建设论坛专家简介
(按发言顺序排列)
1.王铭玉教授
王铭玉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天津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中国逻辑学会符号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会长、中央编译局国家高端智库核心团队成员、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天津市教学名师、俄罗斯普希金奖章获得者、俄罗斯“友谊与合作”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全国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外文学会会长、京津冀MTI教育联盟联盟长。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外语教学与研究》等重要报纸刊物公开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50部专著、译著和教材。先后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13项,3次获得国家社科重点项目。
2.叶高翔教授
叶高翔教授,博士,浙江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先后曾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正校级执行校长、校长、浙江科技学院党委委员、副书记、浙江科技学院院长。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等学校大学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长期从事大学教学科研工作。主讲《原子物理学》、《量子物理学》等课程;主持《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国家精品课程。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华东五校”教学奖等。研究领域涉及薄膜物理、纳米物理、科学哲学等,先后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 B、Scientific Reports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80余篇。
3.刘克东教授
刘克东教授,上外博士,哈佛博士后,宝钢优秀教师,哈尔滨工业大学亚博yabovip2024进入原院长,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学科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科技史学会语言文学与科技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认知诗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世界族裔文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外国文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高教司评审专家、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省本科教学改革工程专家,《澳大利亚研究》编委、《外国语言与文化》等期刊审稿专家。主持国家级项目5项、省级项目10余项,出版各类著作20部,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社科成果奖10余项。
4.刘正光教授
刘正光教授,湖南大学二级教授,岳麓学者,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湖南省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湖南省外语课程思政联盟主任,湖南省翻译协会副会长。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与团队主持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新文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部省级课题20多项,出版专著5部(《语言非范畴化》入选“外国语言文学高被引丛书”),主编“新目标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4》”“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等主流教材14册。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10余篇。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两次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宝钢优秀教师、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5.苏慰凰副教授
苏慰凰副教授,华侨大学亚博yabovip2024进入大学英语部主任,福建省大学外语教学委员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线上各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项,获得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和一等奖1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和省级教学科研项目多项。
6.陈春华教授
陈春华教授,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全军英语教学联席会委员。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军事学项目3项、军队级项目3项,在《外语教学》《解放军亚博yabovip2024进入学报》《现代外语》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话语分析和外语教学研究。
7.李霄翔教授
李霄翔教授,东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东南大学外国学院院长、东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主要学术研究方向是应用语言学、教材研究、教师教育等。承担和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主编和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50余册,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担任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2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曾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11)、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5)和优秀教师特等奖(2011)。曾兼任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副主任(2001-2017),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委员(2004-至今),江苏省高等学校外国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常务副会长(1997-至今)。
第二届外语类一流专业建设与评估论坛专家简介
(按发言顺序排列)
1.王金铨教授
王金铨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文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学科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语料库翻译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先后出版专著3部,编著、译著多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中国翻译》《System》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其他奖项多项,教学成果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级一流专业以及省部级教改重点课题多项。
2.杨连瑞教授
杨连瑞教授,中国海洋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亚博yabovip2024进入院长。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兼任中国二语习得研究会会长,全国翻译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山东省专业学位(文科三组)教指委主任委员。指导硕士生120余人,博士生20人,指导的多名研究生曾获得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获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称号。主持国家社科重点课题“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语用能力发展研究”,完成国家社科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Applied Linguistics Review、Lingua、Frontiers in Psychology、《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中介语语言学多维研究》(外研社 2015)、《中介语话题突出的语言类型学研究》(北大社2012)、《第二语言习得新发展研究》(清华社2021)等著作15部。曾获第二届全国高校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等。
3.刘白玉教授
刘白玉教授,烟台理工学院亚博yabovip2024进入院长,山东工商学院亚博yabovip2024进入原院长,烟台白如玉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国际贸易及翻译18年,大学教学19年,出访过英国、美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兼任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商务英语专业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山东省对外经济学会国际商务英语专业委员会会长,21所大学特聘/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教材建设委员会顾问。在《中国翻译》《上海翻译》等期刊发表论文98篇,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出版专著、译著、教材72部,口译1000多次,笔译1000多万字,主持省级等课题16项,在国际、全国及省级学术会议做主旨发言25次。主讲《高级英语》《国际贸易实务》等43门课,25次获得教学、科研奖励。
4.张威教授
张威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认知、翻译教学、语料库翻译研究、中国话语对外译介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009),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项目负责人(2019)。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料库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翻译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兼常务理事。曾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3、2022)。北京外国语大学“卓越学术带头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学名师”、新疆大学“天山学者”学科带头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一般、重点、重大各一项)、教育部、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4项。出版专著四部、教材3部,在SSCI、A&HCI、CSSCI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
5.王欣教授
王欣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亚博yabovip2024进入院长、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外语专委会会长、四川大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英语专业负责人、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美国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非语文文化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大学文科分委员会教指委成员、交叉学科分委员会教指委成员、四川欧美同学会理事、教育部学位库专家、国家社科通讯评审专家、四川省本科教学评估评审专家等。香港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及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英文系访问学者、欧盟伊拉斯谟莲花项目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6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40余篇。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团队奖等。
6.刘玉梅教授
刘玉梅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四川外国语大学教务处长,教学名师,语言哲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四川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后。重庆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体认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副会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包括体认语言学、构式语法、体认修辞学、外语教育研究、话语分析等,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等期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著作、教材8部,主持国家社科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1项,重庆市社科重大和一般项目、重点教改重点和一般项目等10多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5项。
数智人文、语言服务与全球治理求索论坛专家简介
(按发言顺序排列)
1.胡开宝教授
胡开宝教授,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翻译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暨外语学科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高校语言学跨学科委员会主任委员。2015年度获得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22年度,获得上海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黄立鹤副教授
黄立鹤副教授,博士,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学者,亚博yabovip2024进入党委副书记、研究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秘书长,同济大学语言学与多模态符号学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语用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会理事、英国利物浦大学荣誉研究生导师等;主要从事老年语言学、多模态语用学及外语教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语委科研项目等纵向项目及上海市民政局、科大讯飞、平安科技等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20余项;发表或出版论著、译著、教材、媒体文章等100余篇(部)。
3.袁周敏教授
袁周敏教授,南京邮电大学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主任、亚博yabovip2024进入院长;博士(南京大学,语用学)、两站博士后经历(浙江大学,话语与传播;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生导师;主持在研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为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撰写英文词条“Online News”。专著《基于商业咨询顾问话语实践的身份建构研究》入选“语用学学人”文库;专著《“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东盟贸易话语研究》入选“南开话语研究”系列丛书。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项目、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各一项。入选江苏省社科英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中国大学慕课在线开放课程《语言与生活:语用学导论》《语言科学与艺术》负责人。
4. 崔启亮副教授
崔启亮副教授,工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国际语言服务与管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副主任,南开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翻译》杂志编委。在《中国翻译》《上海翻译》《外语界》等期刊发表论文60篇,主持科研项目13项,出版专著1部,出版行业调研报告3部,编写出版书籍11本。先后在北京莱博智公司、保捷环球公司、传思科技公司、昱达公司等中外语言服务公司工作,研究方向为本地化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语言服务。
5.徐珺教授
徐珺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对外经贸大学博士生导师。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学者,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和日本学术振兴会访问学者。翻译学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服务研究专委会秘书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写作与研究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生态语言学专委会常务理事。曾担任CSSCI期刊《外语与外语教学》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翻译学科带头人和《商务外语研究》主编。我国第一个商务英语博士点的创建者之一。曾三次作为学科带头人,参与申报并成功获得商务外语研究二级博士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博士点和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现担任《语言与法律研究》和《语言服务研究》执行主编。主持各类纵向课题19项。在SSCl、CSSCl等期刊上发表与合作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20余部。专著《汉文化经典外译:理论与实践》获得教育部第八届高校科学研究(著作类)优秀成果奖,论文获得省部级二等奖。多次应邀在国际和国内高层次学术会议担任大会主旨发言专家和大会点评专家。学术兼职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社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等。研究领域包括翻译理论与实践、机器翻译与语言服务、法律语言与法治文化、商务英语、外语教育等。
应急语言服务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求索论坛专家简介
1.冯德正副教授
冯德正副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香港理工大学英文与传意学系博士生导师,专业英语交际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多模态语篇分析,传播与交际研究,语言教学等,近期研究主要关注多模态中国话语及其国际传播。近年来在Journal of Pragmatics, Teacher and Teaching Education, Discourse and Communication, Pragmatics, Visual Communication等国际(SSCI/A&HCI)期刊与《外国语》《当代语言学》《现代外语》《外语界》《中国外语》《外语教学》等国内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教育部、香港政府及香港理工大学项目10余项。担任SSCI一区期刊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书评主编、编委,Multimodality and Society等国际期刊编委。
2.孙吉胜教授
孙吉胜教授,外交学院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秘书长、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市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基地首席专家,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任研究员。讲授“高级外交口译”“美国文化与社会”“国际关系与语言专题研究”等课程。长期从事中国外交、国际政治语言学、国际关系理论等领域的研究。著有《语言、意义与国际政治》《国际政治语言学:理论与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外交话语体系构建》《“中国崛起”话语对比研究》等,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外交评论》《国际问题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
3.罗良功教授
罗良功教授,文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亚博yabovip2024进入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世界族裔文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诗歌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师范类院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美诗歌诗学协会(CAAP)执行理事、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比较文学中心学术顾问,《外国语文研究》主编、《外国文学研究》《韩国叶芝学刊》《跨学科文学研究》等国内外期刊编委。主要研究英语诗歌、美国非裔文学、文学翻译、外语教育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译著、教材等20余部。
4.李建刚教授
李建刚教授,山东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山东大学国学外译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亚博yabovip2024进入俄语系翻译团队负责人、俄罗斯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俄语系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1999-2000)。主要社会兼职有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分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俄罗斯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理事,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俄语教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山东省通用语种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学会翻译专业委员会会长。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出版专著2部、译著3部;参与编写教材(含教辅)4部;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多次。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国家博士后基金1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山东省教改项目2项。
5. 刘红艳教授
刘红艳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健脑强智中心主任、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智能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际标准化组织老龄化社会技术委员会注册专家、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商务英语专业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市英语类专业群第二届教学协作委员会委员;《语言智能教学》(Journal of China CALL)编委、国际SSCI期刊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审稿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语委项目、英国国家社会科学院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人文面上项目等国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曾受邀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卡迪夫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等名校讲学,近年来在《当代语言学》《外语电化教学》《解放军亚博yabovip2024进入学报》《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核心刊物及国内外刊物、论文集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3部,译著2部。
6.陈小慰教授
陈小慰教授,博士,福州大学“嘉锡学者”特聘教授、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福建省政协常委。兼任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兼专家会员、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翻译协会副会长、福州大学翻译研究所所长等。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西方修辞与翻译。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服务国家对外话语传播的“翻译修辞学”学科构建与应用拓展研究》、参研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聚焦钓鱼岛——钓鱼岛主权归属及争端解决》、主持完成多项福建省社科项目。资政建言获国家和省级领导批示。出版专著、译著、教材20多部,发表论文80余篇。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4项。
7.金山教授
金山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海南大学亚博yabovip2024进入院长。国务院特贴专家,海南省领军人才,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国家级一流专业(日语)建设点负责人。主要社会兼职有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委员、海南省外语类专业教指委主任、海南省翻译协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日文化比较研究、外文海南文献与舆情研究、海南民族问题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各类著作7部。获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